承上启下、担当奉献的矿大研究生78班

发布者:李居铭发布时间:2024-03-31浏览次数:10

在共和国的历史长河中,1978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恢复高考和研究生招生是改革开放中一朵耀眼的浪花。

1978年,四川矿业学院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搬回北京原址。学校恢复研究生招生后,首届招收了31名研究生和7名进修生,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研78班。

研究生班办在重庆上桥原重庆煤校内。大家五月份报考的学校是四川矿业学院,等到九月份接到入学通知书时,学校已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并通知学生10月初到重庆报到。1979年春季开学时,大家已按学校通知到北京矿业学院留守处报到,那里已经挂上了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牌子。大家又在北京学习了近3年。

在研78班学习过的共计38人,其中统招31人、代培7人。统招31人中,29人取得硕士学位,其中3人后来取得博士学位;代培7人中,4人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其中2人为海外博士。

这个研究生班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其中多数学生都来自煤矿生产第一线,入学时平均年龄32岁,多数人已是为人父母。这些已工作十余年的中年人齐聚学校,重回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诲。他们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去教室自学,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寝室——教室——食堂“三角形”的轨迹。早上简短的晨练之后就会读外语,然后匆匆吃早饭,赶到教室听课,中午有时候也不休息,晚上上自习,经常学习到半夜甚至更晚。这样紧张而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使人感到日子过得很充实、很快活,丝毫没有单调、枯燥的感觉。

最难的是外语。因为多数同学大学学习和入学考试都是俄语,入学后学校决定全部改学英语,必须从ABC开始学习英语。这对一个已经中年的学生来说,压力确实太大了。他们每天几乎有一半的学习时间学习英语,拼命背单词。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大家基本上达到了四会(会读、会写、会说、会听)。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们深感世界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电子计算机是刚刚兴起的新技术,林在康同学研究生选题是计算机模拟矿井采运系统,但当时中国矿业学院还没有计算机。没有办法,只好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房用纸带穿孔方式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矿井计算机模拟程序的编制。最后他成为了煤矿系统最早开发采矿计算机软件包的专家。这样的例子几乎在每一位同学身上都能找到。

经过三年的艰苦学习,他们学到了新的科技知识技术,并在工作岗位中继续努力拼搏,奋发图强,建功立业,努力成为煤炭行业的技术骨干、栋梁之才和领军人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形之中形成了中国矿业大学承上启下的新一代。

研78班研究生,从1981年底毕业到2023年底,已经有42个年头。中国矿业大学研78班全体同学都服从毕业分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党叫干啥就干啥。他们敢于担当奉献,他们的毕业分配就是一场大旱后的甘霖,缓解了许多关键用人单位骨干力量青黄不接的被动情况,在改革开放中成为承上启下的急需之材。他们有一部分人成为各级领导,还有一部分人很快就在煤炭企事业各领域成为科研、教学、技术骨干。

他们多是本行业的知名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其中有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有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直到退休后仍有些同学继续在技术咨询、项目鉴定、科学论证等领域发挥着余热。他们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值得充分肯定。

现在,研78班健在的同学们正在安度晚年,他们的思想仍然活跃。他们几乎都做到了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甚至更长。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结出的硕果,同时也是中国矿业大学教书育人的典型范例。

谨以此文纪念研78班入学暨恢复研究生招生45周年。

             


新闻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杨伦 中国矿业大学 林在康摄影:责任编辑:李居铭审核:刘尧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

Baidu
map